引言
上一讲中,泰勒·本-沙哈尔博士讲授了为什么要学习正向领导力、学习正向领导力的方法和如何找到最佳领导区等内容。在你能够专注自己的优势,并找到最佳领导区之后,正向领导力的基础已经算是基本打牢了。
本节课是《正向领导》的第二讲,本-沙哈尔博士将引领我们继续在提升领导力的道路上进阶,主要回答两个领导力提升中的关键问题——
领导者该如何应对压力?
工作中,永远泰山压顶、疲惫不堪;
生活中,照顾上下,7×24小时也不够用。
领导者该如何时刻保持巅峰状态?
每个决策都可能是生死抉择,必须200%全神贯注;
谁都可以错,就你不能错,必须一直保持专注。
本讲内容结构如下:
一.如何应对压力
1.简化
2.休息
3.重新定义压力
二.如何保持专注
1.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2.正念冥想,活在当下
一、如何应对压力
正向领导力模型第二个要素是——健康(Health),但实际上谈论的是对健康影响巨大的压力问题。
放眼世界,压力已经日益成为欧美及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中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新闻中屡屡出现因压力过大导致的自杀事件报道。这一切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日渐繁忙的工作,我们需要同时面对太多的工作和家庭的事情,我们必须时刻在线,没有停歇。
可以说,能不能应对好压力,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领导者是否合格的基本指标。想要提升领导力,就必须提升自己应对压力的能力。
我在这里会介绍最优秀的领导者应对压力的三个方法,分别是——
1.简化
2.休息
3.重新定义压力
我希望今天的课上完之后,你们在座的各位都可以更加平静、淡定地去应对来自工作和生活中越来越大的压力。
1.简化
应对压力的第一个方法是简化,让工作和生活变得更加简单。简化分为三种方法,分别是少做,而不是多做,减少同时做很多事的情况,玩耍。
少做,而不是多做——活动的数量影响体验的质量
丹尼尔·卡尔曼,著名心理学家,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他做了一个研究,内容是人同时做多件事情会有什么影响?他以欧洲和美国的女性为研究样本,通过一张图反映了欧美职场女性一天中的情绪变化,包括她在工作中与同事相处、在家庭中与老公及孩子相处、在生活中与最好的朋友相处、在吃午饭或者购物时的心态。
这张图显示,当这些职场女性与她们的孩子在一起时,情绪最低落。也就是说,她们不是很享受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这简直是违背常识,这些女性怎么会不喜欢自己的小孩呢?
接着,卡尔曼通过更加深入地探究发现,并不是这些女性不喜欢小孩。只是当这些女性和小孩在一起时,往往是人在、心不在。她们虽然人在小孩身边,但是却同时在和朋友打电话,或者处理工作,或者再思考之前做了什么事情,或者在计划之后又要做什么事情。
如果她们能够在一个时间段内只是做一件事,那么,每件事她们都能享受其中,心情愉悦。但是,如果将所有的事项都叠加在一起做时,她们情绪就会低落、烦躁。这个研究结果说明活动的数量会影响体验的质量 。
假设你单独听你最爱的英文歌,例如惠特尼·休斯顿的《我会永远爱你》,你会很享受音乐带给你的乐趣,你会给这首歌打10分。你再单独听你第二喜欢的音乐,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你也很享受,你会给这个曲子打9.5分。但是,如果你同时听惠特尼•休斯顿和贝多芬,你会打19.5分吗?肯定不会。你只会感到那是噪音,你体会不到歌曲的优美,这便是现代生活的缩影。
活动的数量会影响体验的质量。对那些成功的领导者们来说,他们的经验就是简化工作和生活,减少同时做多件事情的情况。
减少同时做多件事的情况——注意力分散理论
注意力分散理论指的是——当职场人在同一时间做两个任务的时候,在切换时就会消耗大量认知资源和经历,导致工作时间长、工作效率低下。但是,如果同一时间全心全意投入一项任务、做完在做另一项时,就会降低工作时长、提高工作效率。
在八九十年代,年轻人不集中注意力的比率仅为8%;而当今,这个数字却接近100%,那是因为——当年轻人和朋友相处时,总是心猿意马,不停地发短信、刷微信。根据伦敦大学精神病专家的研究结果,如果你一边开着电子邮件、一边工作的时候,你的智商将会下降10个点。
10个点的智商你们可能没概念,我告诉你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10个点的智商损失相当于你连续36个小时没有睡觉时的状态。换句话说,当你同时做很多事情的时候,智商就会下降。
少做,而不是多做——稀缺心态理论
稀缺心态理论指的是——当你同时做多件事情时,你就会权衡纠结哪件事情先做还是后做,就会使心态带宽下降、智力下降,导致工作决策失误。这个时候,员工就不得不做很多事情补救,于是恶性循环,延长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效率。
相反,如果你在一天中,哪怕只有一个小时是只专注于做一件事,那也能提高你的创造力与工作效率,可以提高你的工作满意度。从组织角度,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如果管理者能够一天抽出1-2小时全身心地投入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就会提高你的创造力、工作效率、工作满意度,让你变得更加幸福。
当然,我并非让他们永远不要同时做多件事,我只是让他们一天找一段时间去心无旁骛地做一件事。
玩耍,追求时间充裕度
心理学家蒂姆·凯瑟提过一个概念叫“时间充裕度”指的是:相较于财富充裕,有足够的时间去做不同的事情,时间上的充裕才是真的成功。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工作之余有充分的时间与家人或朋友玩耍,那才是成功,才是幸福。
这里,我特别讲一下“玩”的重要性。“玩”不仅对孩子很重要,对领导者、管理者也同样重要。在2008年,我曾收到斯图尔特·布朗博士写了一本关于《玩耍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的书,虽然书很厚,但字字珠玑。
我兴趣盎然、逐字精读、爱不释手,于是写了推荐语。书中提到玩耍可以增加人们幸福感 。另外,斯图尔特·布朗博士基于大量样本调研与统计,发现不娱乐的成年人在社交、情绪控制和认知上明显弱于有娱乐的成年人。
当我看完这本书后,我忽然意识到因为我是一个严肃的人,我努力学习、工作,无暇休闲娱乐。所以我的长子也有模有样地学着我的样子,变成一个严肃的小孩,不去玩耍。从那天我觉醒了这个意识以后,我就开始花更多时间来娱乐,我与我的家人一起打篮球、一起跳舞,一起欢声笑语。
同时我也将娱乐引入到我的工作中,和我的同事、员工一起欢乐开怀;在教学中引入更多的娱乐,帮助我的学生寓教于乐,这些都使我成为了更称职的家长、更高效的领导者。但是,如果我们每天每时每刻都要同时做很多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就没有时间,没有时间充裕度,也就不可能去娱乐。所以,我们要给自己留出娱乐的时间。
前面我曾讲到,91%的管理者不能最大化发挥自己的优势。原因有可能在于世界上80%-95%的成人,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娱乐。这导致我们的孩子也没有时间去玩。我们忙于给他们报各种各样课外班、兴趣班去充满他们的时间,使他们不甘人后。
但是,家长的首要事情其实应该是简化我们孩子的生活。这样,他们才会有更多时间去玩耍、去发展个人爱好、去发挥创造力。
当然,这一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花一段时间去慢慢简化。如果,我们能给家人和朋友留出足够的时间,去享受相聚的时光、享受生活的乐趣,才能从金钱上的富裕上升到精神上的富足。
这里给出一些你可以立刻采纳来改变你工作或生活的行动措施,尝试其中一两项,看看你是否能立刻感觉压力小了许多。
措施 :
1. 玩一种游戏,任何游戏都行。
2. 重新设计你的工作,使其具备一定娱乐性。
3. 花时间陪孩子。
4. 在没有高楼大厦的大自然中度过一段时间。
5. 唱歌。
6. 赞助一场社交活动,只邀请几个人参加(或午餐聚会)。
7. 和同事一起开怀大笑。
8. 做一次全身运动。
9. 学习一项新技能。
-
给新结识的朋友写一封感谢信。
-
送给最亲近的同事一个小礼物。
2.休息,让你元气复苏
应对压力的第二个方法是休息,压力真的不是问题所在。
当我们研究最优秀的领导者时,我们发现我们犯了一个错误,因为我们以前都是去研究怎么减小压力。实际上,这个研究方向根本就是错的,因为根本的问题不一定是压力的大小。
例如,当你去健身房练习举重时,更重的杠铃将会使你变得更健康、更强壮,这是好事;但同时,不断加码的杠铃也有可能会让你受伤、变得脆弱。
也就是说,问题不在压力的大小,而在于承受压力的过程中有没有休息、有没有恢复。
压力实际上对我们是有益的,这是优秀领导者的经验。普通人与高效领导者区别在于:普通人缺乏合理的精力管理机制,而高效领导者在工作中预留时间休息,从而有效提高做事效率。
低级休息——几十秒钟或几分钟
我有一个朋友在纽约做股票交易,他经常通宵达旦地加班,于是感到压力巨大经常生病,这是精力缺失造成的。在心理学上,精力管理理论主要内容包括活跃-休整基础循环——大脑在睡眠和清醒时都有90~120分钟的周期,既昼夜节律。
昼夜节律掌控一天里精力的涨退;生理指数:心跳、激素水平、肌肉张力和脑波活动等在环周期的前段都会升高,这个过程称作“活跃-休整基础循环”(BRAC);睡眠缺失:导致思维能力下降,影响反应时间、专注力、记忆力、逻辑分析及辩证能力。
也就是说,当你长时间不休息的时候,就会导致你精力下降、影响工作效率。
于是,他们公司请我的一个同事去做咨询顾问。他一开始先建议他们每两个小时休息15分钟。但是那些交易员认为全球股票市场瞬息万变,15分钟会错过太多重要的消息,15分钟的休息是坚决不可能的。于是我同事只能改让他们每两个小时用30秒的时间做深呼吸,并重复三次,每次10秒。正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休息,使他们工作效率、工作产出大大提高。
所以,一个微小的改变就会对你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巨大的改变 ,即使它只有30秒,这是最低层次的休息。
中级休息——一天或一晚
中层次的休息是晚上睡个好觉——斯坦福、伯克利等世界顶级名校都有研究证明睡眠对你身体、心理及精神的重要性,与你的幸福感、领导力息息相关。
休息一整天也是中级休息,这种休息对你很重要。但是这休息的一天必须是这一天你都不再接电话、不再刷微信,而是去开卡丁车、去打球、去逛博物馆,去做一切你喜欢的事情,这才是真正意义的休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当人们学会怎样完整休息一天,他们的工作效率就会比不休息的人高出很多。
高级休息——几周
另外,每年休两至三次一周长假对于提高领导力非常重要。 作为领导也是同理,如果你从来不休息,短期看,可能效率会更高。但从长期来看,你的管理能力会降低。
所以,我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休息、去娱乐,哪怕你就是什么都不做也是一种放松。你要尊重自然界法则,就像老子所说“道法自然”。
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海水亦有潮起潮落,上涨时,大浪滔天、波涛汹涌;退潮时,碧海蓝天、风平浪静。作为领导者我们也要向大自然学习,向圈子里最幸福、最成功的人学习。
3 重新定义压力
应对压力的第三个方法是改变对压力的看法。
诚然,压力对大多数人是一件坏事,但对那些最优秀的领导者来说,压力却也可能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在充分休息后所遇到的压力。
压力也可以是有益的
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凯丽·麦克尼格尔做的关于压力带来的益处的研究。凯丽教授之前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压力是有害的。她对一群压力颇大的领导者进行了调研。她发现,在这群压力颇大的领导者之中,有一小群人的健康程度比其他同样承受压力的领导者们都高,甚至比那些没啥压力的普通人都高!
于是,凯丽教授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小群领导者和那些同样承受着巨大压力的领导者们的主要差别在于:
第一,这一小群人休息的时间更长。
第二,也是很重要的一点,他们看待压力的方式不一样,他们重新定义了压力。
虽然他们也有压力,但是他们不会把压力当成一种负担,而是当成一种好处,是能帮助他们提升自我的好处。
正是由于观念上的转变,让他们变得更健康、更长寿。
我的学生克拉姆,他现在是斯坦福的教授。他曾做过一个更加精细的研究可以佐证我的观点。他将一些在生活中承受巨大压力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分成了两组:
第一组:克拉姆不对他们进行任何干预,让他们保持认为压力是坏事的观点。
第二组,克拉姆对他们进行了心理干预。他花了30分钟告诉他们,压力可以化为动力,压力可以是件好事,前提是你在承受压力的同时保持充足的休息。
克拉姆调研结果显示,保持压力是坏事看法的人群在健康、效率和成功几率上均低于对压力持积极看法的人群。由此可见,压力可以刺激更好的工作表现,前提是你以一个积极的心态面对压力 。
我们需要向那些最优秀的领导者学习,在观念上做出一些改变。我们仅需每天寻觅片刻宁静的时间去休息,你可以去和家人独处,去享受休憩的时光,去专心致志做一件事让自己恢复良好状态。
在保有充足休息的状态下,你再去感受压力带带给我们的好处——它使我们更专注、更有动力、更能激发潜能。这才是观念上的转变,你才可能获得更幸福、更健康、更成功的生活。
总结一下,正向领导力Sharp模型的第二个要素,我主要讲的就是如何应对给我们健康造成巨大影响的压力。而压力是我们作为领导者所必须承担的负重,能够良好应对压力就是对你领导力的重要提升。你所要做的就是:
1.简化。活动的数量影响质量,你应该给自己一点时间充裕度。
2.休息。压力的大小不是问题,问题是你承受压力却从不休息。
3.重新定义压力。不要嘴上说,而是真的从观念上认为压力是个好东西。
一 般人会告诉你,压力会使你健康受损,所以我们要消除压力。但是,那些最优秀的人却告诉你,压力是好事,我们应该学会接纳压力,前提是花一点点时间去休息,有助于元气归来、精力充沛。
二、如何保持专注
下面我们来讲正向领导力Sharp模型第三个要素——专注(Absorption)。
从个人角度来讲,专注对于激发个人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从组织角度来讲,专注有助于领导者营造高效活跃的工作环境,激发员工潜能,使其更专注高效的投入工作。
1.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我们都知道,生活中最美好的时刻就是自己完全被某件事吸引住了,连手机都想不起来看,如果我们在这一刻全情投入、全心全意去关心某件事,焦虑便会褪去。”
——雷·达里奥,桥水基金创始人,2018年最火爆领导力图书《原则》作者
提高专注度的第一个方法是用心体会工作和生活中的细微小事,于平凡中感受非凡。这非常有助于领导者营造和谐健康的组织环境。
大多数人认为,如果我能谈成一个项目,在工作中获得加薪、获得晋升,我才是达到了巅峰状态,我才会有非凡的体验。
对于部分女性来说,她第一个小孩呱呱坠地的时候才是她人生中的巅峰时刻。对于很多人来说,巅峰时刻、非凡体验在他们的一生中是聊聊的,是不多的,是稀有的。
我身边有些人就是这样。比如,他好不容易出国旅游到英国伦敦,在大英博物馆看到了一幅画,忽然之间,他好像感到了强烈的共鸣。这一刻他好像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感动,于是他将这一刻认为是奇迹,他认为他达到了生命中的一个巅峰时刻,获得了一次非凡的体验。
你们身边是不是也有很多这样的人呢?
但是,如果你去问那些最优秀的人,最棒的领导者们——你上次获得非凡体验是什么时候?
他们可能会说:“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啊。我想想哈。应该是今天上午我和同事开会的时候,我们碰撞出了很多有趣的想法,那个体验就很赞啊!还有中午吃过饭我去散步的时候看着路旁的树发芽了,我也觉得很棒啊!”
也就是说,这些最优秀的领导者们会认为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就能给他们带来巅峰的体验。
这好像没道理啊,为什么他们能从平凡中感受到非凡呢?
因为他们始终保持全神贯注,这种状态能让他们和周围的人、周围的一切事物产生共鸣。所以,无论他们做什么事情,他们都会感到,现在所做的事情就是最特别、最有意义的事情 。
你可能还是不能理解其中的奥秘,我再用一个非常经典的积极心理学领域的问题来解释一下。在1999年,马丁·塞利格曼和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积极心理学领域的两位共同创始人,他们发表了一篇论文。题目是“为什么我们如此富有,却并不幸福?”
你是否有过这种困惑呢?相比于我们的祖辈、父辈,我们比他们富有多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比他们丰富多了。但是为什么我们却感到更焦虑、更抑郁、更不快乐、更不幸福呢?
我在班奈特·戈尔曼所著的《情感炼金术》中找到了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她说道:
虽然我们的财富在增加,但是我们却越来越不幸福。我们也许参加过饕餮盛宴,也许行走过异国他乡,也许拥有最风趣、最美丽的爱人,也许拥有最精致、最温馨的家。
但所有的这一切,如果我们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如果我们对这些美好缺少关注、如果我们有太多繁杂心思,那么,我们就会觉得眼前这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索然无趣、乏善可陈的 。
刚才我在讲应对压力时讲到了简化,其实也有要你保持专注的意思。就好像我们可能看起来是在跟我们的孩子一块玩,但是如果我们同时在做其他各种各样的事情的话,我们就不会享受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所以,我们必须要全情投入于当下我们在做的事情。
她还写到:
最简单的生活乐趣——吃一块新鲜烘烤的面包,欣赏一件艺术品,与爱人共度的时光——只要我们全神贯注,感受都会无比丰富。
获取满足感的根源在于我们的内在,在于我们的念头,而不是靠不断追求全新的外在事物来寻求满足感 。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们可以有两种生活方式:
方式一:把所有东西都不当作是奇迹。
方式二:把所有东西都当作是奇迹。
大家可以好好想想,第二种生活方式才是可取的,因为确实所有东西都是奇迹。我和你们能在今天相遇就是奇迹;我们能每天能学习新的知识就是奇迹;我们能有东西可以吃就是奇迹。这些事情都不是理所当然的,天地之间,宇宙万物,都是奇迹。
不管我们在做什么,你如果想要享受这些奇迹,你就必须要更加专注、更加投入。否则,我们就只能在项目成功时,在升职加薪时,在孩子出生时,在爱上某个人时,在这些不是每时每刻都有会发生的事情上获得非凡的体验。
那些最好的、最成功的领导者,他们却能把生命中的每一刻都当成一个奇迹,从平凡中感受非凡。也正是这种每时每刻的专注使他们成为了最成功的领导者。
2.正念冥想,活在当下
“我每天都在做冥想,这是一个很明智的投资。做冥想是我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他给我带来创造力和开放的思维,使我头脑更加清醒,使我处事更加平静。”
——雷·达里奥,桥水基金创始人,2018年最火爆领导力图书《原则》作者
提高专注度的第二个方法是冥想。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人对幸福的感知来源于对财富、成功的外部追求与用正念去探寻生活的目标、心无旁骛做事的内部追求。冥想正是积极心理学内部追求的最主要表现形式,有助于提升正念、保持做事专注度,继而工作效率、工作满意度。
在最近四五十年里,越来越多西方的科学家、实践者,开始对东方世界发明的冥想感兴趣,不仅仅是打坐的那种冥想,太极、气功、瑜伽等等都是冥想的不同形式。
也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强调正念冥想的练习。比如德意志银行、谷歌这样的公司,它们都大规模引进了正念培训项目。另外,还有越来越多商界的领袖都在做冥想,例如桥水基金创始人雷·达里奥认为冥想是他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使他更加平静、带给他创造力。
冥想的益处
那么,冥想究竟是怎样带给人好处的呢?
有两位教授曾做过一个研究,他们找了一些非专业的冥想者,给他们教授每周2-3小时、共持续8周的冥想课程,调研结果显示,参加冥想课人群在健康程度、专注程度和幸福感上均高于未参与人群。
同理,在生活和工作中,如果你可以保持专注、享受当下,就有助于提高幸福感、工作效率。这个时候,你可能忽然来了灵感,之前悬而未解的问题,也可能一下子豁然开朗了,你的领导力就会得到极大提升。
冥想的分类
冥想分为正式和非正式冥想。当你保持。正式的冥想可能包括打坐、气功、瑜伽,而非正式的冥想可能包括倾听、吃饭、写报告、电话会议等。如果我们日常没有时间正襟危坐的正式冥想,那么,非正式的冥想其实也能使你从中获得好处。
这道理可能有些绕,下面让我们详细阐述非正式冥想的表现形式。
1.倾听。调查研究显示,在领导者愿意倾听员工心声的企业,员工请病假的概率更低,工作满意度更高。而且更加有意思的是,即使领导者最终没有采纳员工的意见,员工依然会感到满足,因为他们能够识别自己是否真的被倾听了,他们能够感到自己的想法是不是真的被重视、被关注了。
这种倾听与诉说的过程,其实就是冥想,说的人专注的说,听的人专注的听,没有私心杂念,这就是正念冥想的过程。听与被听的人都能从这个非正式冥想过程中获益。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在这种双向沟通中都会得以提高。
但是,如果你所谓的倾听是不纯粹的,你听的过程中就一直在想我一会儿怎么回应他,我应该怎么反驳他。那你们的这个沟通很可能就不会使双方获益。因为听的人可能根本没听进去,而说的人也知道自己压根没有被尊重。我相信你们之前一定有过这种体会,无论作为说的人还是听的人,你们一定有过这种令人失望的交流的体验。
2.电话会议。你们很多人可能每天都会有电话会议。我不要求你们在一个小时的电话会议中都保持特别专注的状态,那基本不可能。你一定会走神,会干点别的事儿。但是,每次电话会议,请你花15分钟的时间认真地投入会议当中。这15分钟的专注就是冥想,就能带给你意想不到的好处,就能大大提高这场会议的效率。
3.写报告。很多人是怎么写报告的?当你在公司环顾四周时,你会发现,不少人是边写报告,边发电子邮件,边回微信。可能电子邮件和微信都是和工作相关的内容。
但是,能不能就花20分钟的时间,去认真构思、去心无旁骛地撰写一下这个报告。这20分钟就是冥想。这20分钟就可以提高你的创造力和完成这篇报告的效率。
让我们再来做个小测试,请核对自己在以下事项上是否足够专注。
如果你四项以上都回答是,那么,恭喜你,请再接再厉,继续活在当下、乐享生活。相反,如果你大多数选择都回答否,那么,我希望你能通过非正式冥想的具体操作方法提升注意力水平。
冥想对领导者的作用
在今天,不管你已经是管理者、领导者,还是未来的管理者、领导者,你们真的应该放下浮躁的心情,活在当下。
我曾给我的老师菲利普·斯通教授做了6年助教。他是最早在哈佛讲授积极心理学课程的。6年间,我就像学徒一样帮助他批论文、准备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享受其间。这6年让我更加深入研究了积极领导力这门学科,开拓我的视野,对日后我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终于,在1999年,他带我参加了世界上第一次积极心理学会议,让我认识了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他是我的偶像;让我认识了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我和他谈到了心流理论、谈到了专注,他关于心流那本书你们真的应该读一读;还有罗伯特·艾蒙斯,他是感恩研究领域的专家,我和他交流了感恩的重要性。整个会议使我受益匪浅。而且,在这个会议中我还收获了对我影响深远的一课。
那是一天会议的午饭后,我的房门被敲响了。我打开门,看到是菲利普·斯通教授。
我问他:“有事吗,教授?”
他说:“泰勒,要不要一起走走,散散步?”
我问他:“目的地是哪里?”
他说:“没有目的地,就只是散散步。”
我不知道你们是否能体会这段对话的意义。但这段对话对我来说却是很重要的一课,他告诉我不要关注目的地,而是关注散步本身!你也可以把这种散步当成是非正式的冥想。
在2005年、2006年,我正式接管了菲利普·斯通教授的课,也就是后来被你们所熟知的哈佛幸福课,这使我真正意义上成为一名教师,让我倍感荣幸。对我来讲,冥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生课程,它无处不在。
你不一定都要正襟危坐。在走路的时候,专注眼前的路;在倾听的时候,专注眼前的人;在吃饭的时候,专注你的食物。这能在不知不觉中给你带来极大的影响和改变。
通过冥想去挖掘内心的正念,使我们从平凡到非凡。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生活中每一个平凡的小事变成非凡的体验,这等于是我们每一刻都在收获冥想的益处。
最后,总结一下,讲到专注,也就是正向领导力Sharp模型中的第三要素。大多数普通人觉得自己的最佳表现、或是巅峰体验是非常罕见的,甚至在一生中可能只会发生几次,这是平庸的想法。
那些最成功的、最佳的领导者们告诉我们的是——你必须要投入正念以便保持专注,这会带给你巅峰体体验;你通过训练专注力以激发潜能。最终,你将变平凡为非凡。 这是你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可能做到的,这来源于你周围发生的事情、你遇到的人,更来源于你的内心。
谢谢大家!
问答
问题1:请问冥想有什么具体的方法?我们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去检验我们冥想的效果?
泰勒: 我先来给大家讲一下冥想研究的历史,最早关于冥想的研究是针对那些专业的冥想者的,这些人有的已经练习冥想30年了。他们可以轻松闭关一年,一天打坐8-12小时。
研究者主要研究了这些人大脑皮层的左前额叶和右前额叶活跃程度的比例。因为之前已经有研究证明如果人的左前额叶比右前额叶更活跃的话,那这个人的幸福感就更强;反之,就更容易悲伤、抑郁、沮丧。
当这些长年冥想者的检测结果出来后,研究人员一开始以为是不是机器坏了。因为检测结果显示这些冥想者的左前额叶活跃程度高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程度。你甚至可以说这些冥想者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也是在越来越多类似的科学研究结果出现之后,冥想才开始被现代西方社会所推广和传播。
关于冥想的方法,我在前面的课程里其实说了很多了,正式的有打坐、气功、瑜珈、太极。非正式也有很多,就比如听音乐也可以是冥想。冥想并不拘泥与形式,但是冥想有一些你们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关键点1:专注。
不管你采用哪种冥想方式,你都要专注其中。换句话说,就是你要身心俱在。如果你采用练太极的方式,你就必须集中精力,专注于你的呼吸,专注于你的动作。如果你采用听音乐的方式,你就只去认真用心听音乐,别干其他的。
关键点2:重新聚焦。
在你刚刚知道了冥想一定要专注之后,我再颠覆你一下。冥想确实需要专注,但冥想成功与否的检测标准却不是你是否能一直专注于做一件事情。并不是说你只要一走神,你的冥想就失败了。冥想的本质其实就是重新集中注意力的过程,从这个过程中锻炼你保持专注的能力。
我说的更具体一点,你们会比较好理解。有些人会说我不会冥想,因为我稍微专心一下,脑海里就会有一些杂念蹦出来,我不能保持那个心无旁骛的状态。但事实上冥想根本就不是让你一直保持那个状态。有一个僧人叫咏给·明就仁波切,他写的《世界上最快乐的人》这本书里提到过如何练习冥想。他说冥想的过程就是你走神了,然后你注意到自己走神了,然后你重新集中注意力的过程。
也许你5分钟或者10分钟走神几次,甚至几十次,这都没关系。关键在于在你走神之后,能否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回来。
所以,冥想的第三个关键点就是冥想时没有标准形式的,你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冥想方法。
曾经有很多年,我想尝试通过打坐的方式去冥想,但这个方法不太适合我,我养成不了这个习惯。于是,我就开始练习瑜珈、气功,我发现这个很适合我,因为我可以做很多动作,这会让我神清气爽。现在,我基本靠听音乐来冥想。并不是说这些就是正确的冥想方式,这只是对我来讲非常适合而已。就像我们上周讲的“优势”一样,你要找到你的优势,而不是别人的优势。冥想也是这样,你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那套方法,而不是别人觉得合适的方法。
问题2:随着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快速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人的价值大大被弱化了,似乎社会已经不需要那么多人去创造价值了。请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去抉择和定位自己?
泰勒:这个问题很好,也很重要。正如你说的,世界在不断变化,尤其是近二十至五十年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再过十年,中国也一定和今天又有长足的发展和改变。
因此,现在很多教育学者认为:今天学校教授的知识,等到那些学生走向社会的时候是不是就过时了,因为社会变化太快了。 我爸爸是个工程师,他学生时代学的工程相关知识在他工作的那些年里并没有本质变化。但是如果今天我学工程知识,会发现今天和二十年前会大相径庭。
科技的发展让我们产生恐惧。过去的一些重复性工作,例如开车、搬运东西这些工作十年之后都会由机器完成,几百万人可能失业,例如飞行员、船长、出租车司机,还有那些工厂生产线上的工人,这些工作可能十年以后就不复存在了。
日本有一个酒店,酒店90%的员工都是机器人。当你去酒店时,是机器人来欢迎你,并帮你把行李搬到房间。现在这种酒店可能还是个例,但是再过几年呢?那些酒店的员工,他们路又在何方呢?
答案是他们必须要做机器做不了的事情,例如创新,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因为人和机器很大的一个不同就是人是有感受的、有情绪的。我们需要突破思维定式,需要对事物更加敏感,才能不被机器所替代。所以,感受、创新、协作这些软性的技能在今天变得至关重要,而这些技能是可以通过心理学培养出来的。
时光回到30年前,如果让我教授领导力的话,我肯定不会教你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领导力,肯定不会教你们去提升自己的正面情绪。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领导力反而越来越被认可和重视,因为我教你提升的东西是机器所不能替代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长年给一些大的金融机构做培训。那些机构的员工,也就是金融顾问们所做的事情就是告诉你怎么理财,怎么花钱,怎么投资。在美国,从事金融咨询顾问的人就大概就有好几万人。
但是,在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金融顾问业务可以由机器人来做了。那些之前做金融顾问的人现在在干嘛呢?他们都在干和你正在做的一模一样的事情,他们在学积极心理学,在学那些机器替代不了的软性技能,例如领导力、创新、创造力、团队协作。
这些软性技能是你们作为领导者所必须提升的。因为,在未来机器人、AI会取代很多人类做了几千年、甚至几百万年的事情。世界在不断的变化,你要为未来做好准备,你想要在未来成功,你就必须要培养这些我课上一直在讲的这些东西,就是情感方面的技能。这样的话,你才能够过上更加幸福和富足的生活。
谢谢!
推荐书目一《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本讲之中,本-沙哈尔博士对Sharp模型第二要素“专注”的讲授可能会让有些同学有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的欲望。
一句话介绍他希望教给大家的内容就是——专注能带给你巨大的好处,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
这个观点最早并不是由本-沙哈尔提出的,而是由积极心理学领域开创者之一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最早提出。
他把——
“埋头钻研一个问题,忘了时间”
“全情投入到某事,忘了自己”
“凭借勤学苦练,最终搞定一件难事”
这些全神贯注、投入忘我、如有神助的极致体验,称为“心流”。
“心流”体验下,人会处于巅峰状态,工作效率、创造力、想象力都会得到极大提升。
“心流”体验后,人会获得强烈的满足感、掌控感、愉悦感,并且充满能量。
而“心流”体验下的工作状态和“心流”体验后的精神状态,正是一个领导者应该具备和达到的领域。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达到或者获得“心流”状态,如何进入全情忘我、如有神助的巅峰状态,从而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领导者?请阅读本讲推荐书目——《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奠基人,创造力大师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开山之作,该书自1990年出版以来,已被翻译成30余种文字,影响了全球千万研究者和读者。
推荐书目二《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
本讲之中,本-沙哈尔博士讲到专注有助于个人激发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从组织角度,有助于领导者激发员工潜能、营造高效活跃的工作环境。
那么,在碎片化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将碎片化知识具象化,提高工作技能?我们又应该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多价值、成为公司中向上的力量,使事业扶摇直上、走向人生巅峰?
《深度工作:如何有效利用每一点脑力》由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博士卡尔·纽波特撰写,荣登《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畅销书排行榜前列。该书从神经学、心理学、哲学三个角度诠释“深度工作”对职场人的意义,作者以自己多年实践经验首创“深度工作”四原则,层层深入、鞭辟入里,有助于读者打破思维定式、提高记忆力水平,让高效工作成为一种习惯,从而获得职业晋升。
推荐书目三《精力管理》
本讲中,本-沙哈尔博士提到普通人与高效领导者区别在于:普通人缺乏合理的精力管理机制,而高效领导者在工作中预留时间休息,从而有效提高做事效率。
在互联网+时代,996的工作制是否常常让你感到精力不够用、力不从心?当老板让你当天出个方案时,你是否常常感到大脑当机、才思枯竭?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精力管理,从而成为高效能的职场人士?
《精力管理》由全球著名心理学家吉姆·洛尔博士与精力项目机构CEO和总裁托尼·施瓦茨联合撰写,畅销美国12年,曾荣登亚马逊网站及《华尔街日报》商业畅销书排行榜首位,已被世界500强企业列为员工培训书目。
书里阐述作者近30年心理学成果,透过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现象洞悉精力管理本质。同时,该书提供大量的思维导图、象限图、问题列表、作息计划表格,日志模板等,帮助读者构建具有实际操作性“精力管理模式”。